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TOP

05-33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总结
2017-12-17 09:52:00 来源: 【 】 浏览:
一、就业工作基本情况
截止2017年9月1日,我校2017届毕业生总人数为4169人,其中本科生3883人,专科生286人。
截止2017年9月1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4.79%,其中协议就业率50.18%,灵活就业率27.92%,升学出国率12.14%,自主创业率4.56%。(全省高校初次就业率平均水平为92.99%)
本科生就业率为94.77%,其中协议就业率为51.53%,灵活就业率为28.17%,升学出国率为10.20%,自主创业率为4.87%。
专科生初次就业率为95.10%,其协议就业率为31.82%,灵活就业率为24.48%,升学出国率为38.46%,自主创业率为0.35%。
二、就业工作措施
 2017年学校工作思路:突出就业工作目标和定位,完善就业工作体制机制,夯实就业工作基础,细化就业工作措施。
 1、突出就业工作目标定位。2017年学校党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校党文学〔2017〕1号)文件,规定学校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教务处、学工处、招就处、计财处、档案馆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和各二级学院院长为成员。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的定位、学校就业工作的总体目标、就业工作的主体和责任、机制、措施和工作内涵等内容。
2、健全完善了就业工作体制机制。一是学校将就业工作纳入二级学院目标管理考核体系,促进就业工作目标顺利实现。二是学校党委要求要将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形成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领导全程参与、辅导员具体落实、专业教师主动关心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工作机制,落实就业工作的各项任务。三是学校出台了《关于做好2017年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校政发学〔2017〕1号),明确今年就业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3、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和质量。一是加强就业工作队伍建设。招就处于2016年11月组织开展就业形势和政策培训,2017年5月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本年度共计选派了12名辅导员和就业工作人员参加教育部和教育厅有关就业工作专题培训,提高了就业工作人员对就业形势的认识分析能力、就业政策及工作程序的把握解读能力。二是印发就业指导资料。编印了《毕业生就业指导手册》等资料,向全体毕业生发放,人手一册,便于毕业生查询就业相为毕业生提供就业解答和指导,提醒毕业生就业中的注意事项等。三是精准帮扶困难学生就业。针对困难学生实施“一生一策”,跟踪帮扶,建档立册,个性指导,帮助“难就业”的学生“能就业”,“能就业”的学生“就好业”。2017年建档立卡的帮扶对象61名全部实现就业升学,其中59人就业,2人升学,共计发放求职补贴48800元。四是开展用人单位跟踪调查。2017年11月—12月,学校再次组织开展毕业生用人单位调研活动,对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实习就业基地建设、校友联络走访等方面开展调研,了解掌握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收集用人单位对我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意见。
4、多渠道发布就业信息。一是充分发挥各学院校友资源、教师人脉资源等,多渠道收集适合我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信息。二是大力提升就业信息化建设水平。重新建设了与全省高校就业信息网数据库联网的就业信息网站,实现了“湖北文理学院就业信息网”、“卧龙出山”就业APP、招生就业处官方微信和省就业信息平台相互联通的就业信息发布系统,要求每一位毕业生下载并使用“卧龙出山”就业APP,实现了就业信息实时发布、实时更新,点对点连接,毕业生可接受到和教育部新职业网和全省高校发布各种就业信息。三是建立各学院就业工作学生干部队伍,统计毕业生QQ群及微信公众号等信息传递平台,进一步强化对所有毕业生“点对点”的信息推送效果。
5、加强招聘活动组织。一是加强与本地人才机构的合作联系,目前与智联招聘、快捷人才网等大型招聘猎头网站合作,组织大型招聘会,同时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校外各类招聘活动。二是鼓励各学院结合本学院学科专业特点,拓展相关行业就业市场,积极主办学院专场、行业专场招聘会。三是立足湖北,面向全国,将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开发区作为重点地域,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大力引进优质企业进校招聘,促进毕业生优质岗位就业。2017年共有1379家用人单位,通过校内外专场招聘会及来函、来电等各种形式为我校毕业生提供了20642个就业岗位,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奠定了基础。
6、做好基层和项目就业工作。一是通过开展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宣讲国家政策、宣传就业创业先进典型等,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二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实施“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村官选聘”、“选调生”、“农村义务教师”等基层就业项目,2017年考取公务员49人,考取选调生2人,西藏专招10人,录取特岗教师11人,录取村官8人。三是大力支持湖北省关于“西藏专项招聘”有关工作,2017年我校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宣传毕业生自愿前往西部艰苦地区就业,仅“西藏专招”报名人数就达到37人,后通过层层选拔,最终确定录用10名同学服务西藏,报名人数及录用人数位居湖北省高校前列。四是做好考研工作。今年我校考取研究生362人,考取专升本110人。五是积极开展大学生应征入伍工作。2017届毕业生入伍40人,毕业生入伍人数比往年有所增加。六是深入贯彻推进“就业湖北战略”。在初次就业率统计中,毕业生留鄂工作的比例达到54.62%,留在襄阳工作的比例达到36.68%。
7、加强就业信息统计工作。一方面认真落实毕业生统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教育部“四不准”要求和关于报送就业进展情况的规定,及时准确报送就业进展情况。二是严格落实“三级核查”程序。我校采取并落实班级、院系、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三级核查”方式,即:班级为单位先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汇总后院系在对本学院就业情况进行自查,最后再由校就业指导中心按照比例对毕业生进行电话核查,以确保我校就业统计真实有效。
三、就业工作取得的成效
1、就业数据质量大幅度提高。2017年8月下旬,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对我校2017届毕业生就业信息核查,共抽查我校毕业生就业材料3430份,发现问题材料14份,比例为0.4%;不规范材料24份,比例为0.70%;电话抽查241人,电话抽查比例为7.03%;电话接通213人,接通比例为88.38%。省毕办核查后确认毕业生就业情况属实比例为96.71%。相对于2016届毕业生就业信息核查结果,我校2017届毕业生就业信息核查中,电话接通比例提高了4.29%,就业情况属实比例提高了18.88%,离职更换就业单位的比例减少了7.99%,没有虚假就业和被就业情况。2016-2017年我校连续两年因为就业数据质量大幅度提高受到省毕办领导的高度肯定。
2、就业质量有所提高。一是2017届毕业生离校就业率和初次就业率稳中有升。二是据第三方调查数据,我校2017届毕业生离校三个月薪资水平达到4324元,高于全国非211院校平均水平。三是专业相关度有所提高。根据第三方调查结果我校2016、2017届毕业生就业的专业相关度分别为65、66%。四是毕业生职业期待吻合度有所高。第三方数据显示,我校2016、2017届毕业生职业期待吻合度分别为52%、57%。
3、就业工作基础得到加强。一是正确解读上级政策和学校规定,在学生就业手续咨询和办理、催收学生就业材料等工作中,做到制度不走样、学生零投诉。二是加强与毕业生沟通,杜绝派遣方案简单粗放、搞“一刀切”,坚决杜绝了未经学生同意代签派遣方案等“被就业”现象的发生。三是强化各类平台管理。对就业信息网站上发布的招聘信息严格审核,认真审核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和招聘人员身份信息,确保信息真实性和时效性。四是就业指导工作向低年级延伸,就业指导工作的基础得到加强,有效覆盖面进一步增加。学工处公布的辅导员公开课中有33.9%的内容与就业指导内容密切相关。四是毕业生跟踪调研活动实现了常态化。
四、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就业“一把手”工程和各二级学院就业工作的主体地位需要进一步凸显。就业工作是最大的民生,关乎社会的稳定和学校的事业发展。需要从体制机制上进一步强化突出就业的“一把手”工程和二级学院的的主体地位。
2、就业创业教育的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落实的效果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就业基地建设还不能满足毕业生需求,需要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夯实就业工作基础。
3、就业指导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现有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素质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缺乏专业的人才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和服务。
4、就业指导的课程建设尚未开展,就业工作基础较为薄弱。由于各种原因,我校就业指导教育还没有纳入必修课,课程建设尚未能展开。
《湖北文理学院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链接:http://hbuas.91wllm.com/attachment/hbuas/ueditor/file/20171227/9536_%E6%B9%96%E5%8C%97%E6%96%87%E7%90%86%E5%AD%A6%E9%99%A22017%E5%B9%B4%E6%AF%95%E4%B8%9A%E7%94%9F%E5%B0%B1%E4%B8%9A%E8%B4%A8%E9%87%8F%E6%8A%A5%E5%91%8A.pdf
责任编辑:
】【打印繁体】【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05-33湖北文理学院2017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下一篇:05-29全校开设课程总门数、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